点评
水磨古镇
点评内容来自真实游客评价
60岁极省自由行
铂金贵宾
2021-01-15 发布点评
马家营村是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水磨镇下的一个行政村。据说水磨古镇有着“长寿之乡”的称号,所以我们还特别关注了这里的老人生活。作为背包客,徒步旅游,体验民情也方便。在马家营村,恰巧看到当地政府组织正在为老年人庆祝“重阳节”,举办活动,老年人们吃好喝好,然后临走,每人还高高兴兴地领了礼品包,为他们的幸福晚年生活高兴。
点赞
2
320****307
2019-03-04 发布点评
映秀地震遗址-水磨古镇-水磨庄园-仁吉喜目谷,按上述路线进行的一天半的游玩,总体来讲还是非常适合成都周末出游,地震遗址就不必说了,四川人永远不能忘却的过往,古镇的话分为羌式建筑群和汉式建筑群两大板块组成,既有异域风情,亦有巴蜀古镇风貌,晚上住的是朋友介绍的水磨庄园,一家挺不错的木屋民宿酒店,庄园的园林打造很不错,处处有景,因为建在山林间,环境也相当舒服,第二天徒步仁吉喜目谷,怎么说呢,确实有很多花草,但因为季节原因还没到大规模盛开的时候,4、5月份去的话应该会更好!
点赞
4
60岁极省自由行
铂金贵宾
2021-01-23 发布点评
水磨古镇万年台: 现在的万年台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依原样复修的。当年是明代的古戏台,由于始建于明万历25年(公元1588年),故得名“万年台”。毁于90年代末。建筑坐南朝北,总占地面积86平方米,建筑平面是“凸”形分布,歇山顶,穿斗抬梁式结构,七架九脊檩,素筒瓦屋面,灰塑脊,顶施藻井,并彩绘。具有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艺术风格,吸取了中国传统建筑及川西民居建筑结构的简洁、朴实、庄重等特点。
点赞
1
60岁极省自由行
铂金贵宾
2021-01-22 发布点评
水磨古镇水磨亭: 在汶川水磨古镇街区中心有一处亭子,叫“水磨亭”,看看介绍距今有400多年历史了,明朝后期建造。水磨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的生活用具,最早记载于晋代,汉代以后蓬勃发展,三国时期多功能水磨机具已经诞生成型。水磨镇早先叫“老人村”,之所以改名,就是因为人们利用寿溪河水推动石磨加工粮食。水磨古镇是展现藏羌人文风情的风水宝地。
点赞
1
60岁极省自由行
铂金贵宾
2021-01-21 发布点评
水墨古镇 在商代时,就有水墨镇,享有“长寿之乡”的美誉,时称老人村,后更名为水磨至今。所以水磨古镇有一条主要街道,就叫“禅寿老街”,全长1300米。水墨镇之所以有长寿说法,这与水墨古镇的寿溪湖的水很有关系。宋代大文豪苏轼在《和桃花源诗并序》中记载“……蜀青城山老人村,有见五世孙者,……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名溪湖。”据说,寿溪湖由五条浸百草的穿山泉溪汇流而成,山泉溪水具有调节身体肌能,延年益寿的特殊功效。
点赞
1
60岁极省自由行
铂金贵宾
2021-01-20 发布点评
重建后的汶川水磨古镇,被联合国誉为“世界灾后重建的灯塔”,并颁发了四川灾区唯一的 “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证书。水磨古镇是藏羌汉多民族交融区,重建后融入南粤新元素。古今历史文化交汇,川广发展理念结合,藏羌人文风情荟萃,是一幅“高山峡谷、湖光山色、古街林立、风情四溢”的“水墨画”,被誉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第一镇。
点赞
1
Yeliq111
黄金贵宾
2020-05-13 发布点评
水磨古镇其实是一个羌族藏族混居的古镇,早在商代就是有名长寿之乡,羌族一直给我的感觉是比较凶悍,比较苦寒,要不怎么会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涅槃后的水磨古镇,沉淀了更加厚重的历史,融合了更多更博大的民族文化。
点赞
1
电风扇啊电风扇
黄金贵宾
2018-09-24 发布点评
#2018中秋小假期# 第五站 地震后,全新打造的水磨镇老街火了好几年,然而我还没有去过。 从三江到水墨有20分钟路程。老街是传统老街的风格,类似街子古镇,各种商铺和餐馆,如果仔细寻觅可以看看能不能找到腊肉西施。 后街有很多栋阿坝藏族风格的建筑物,每一栋代表一个阿坝州的一个县城,排名第一的肯定是九寨沟,理县,小金,马尔康,若尔盖,一哈就丰富了我的地理知识[耶] 老街推荐特产青稞饼,蜜糖李,野生猕猴桃(酸但果味浓,我准备做果酱) 最后,农贸市场打卡[耶]
点赞
jinyu9711
黄金贵宾
2019-04-20 发布点评
来到汶川,才知道汶川的风景这么美!才知道这里有一个水磨古镇,阿坝师范学院就坐落在这里。虽然建筑基本都是震后重建的,仍然非常有味道。岷江水流过,属于上游地区,山水合一,误以为名字叫做水墨古镇。
点赞
2
aliasyangnina
2019-09-11 发布点评
保留古镇特殊建筑工艺,石板路特别感觉有走在古代的街道。特色小吃也增添挑动了舌尖味蕾的奢华。底蕴温厚朴实及居民亲切温馨的容颜在身影交错的霎那间流下了欢愉的情绪。讚极了!古镇的过往未及参与,但是却可以在未来的岁月中推荐更多遊人光临。
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