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尤溪
桂峰古村落景区
飞凤来仪天香丹桂 衔书赐福世泽名峰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今年重阳节我们顺应潮流去桂峰赏秋。
  桂峰村隶属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古称为桂岭,又叫岭头、蔡岭,位于尤溪县洋中镇之东北向, 村部距京福高速公路直线距离仅500米,全村349户,1268人,海拔550米,为半高山谷地。
  历史悠久的桂峰村,在南宋中后期,金兵南侵,小朝廷偏安东南,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随之南移。作为北宋名臣蔡襄之九世孙蔡长,承祖训避世筑居,耕读传家,桂峰成了理想的首选宝地。
  之后,尤溪至福州的一条官道从桂峰经过,成为尤溪内地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往返福州的必经之路和食宿的唯一中转站,由此桂峰迅速地繁荣起来,素有"小福州"之美称。"四寻客栈五步楼,比屋弦声乐悠悠;梦寐以求寄居地,旅客旋步三回头。"就是当时桂峰村的真实写照。
  桂峰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3年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5月,桂峰村又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认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桂峰为了宣传古村煞费苦心,从进村路口设立的景点就可见一斑。
  进入村口,是新建的游客集散广场,位于引凤亭之后,停车、餐饮、住宿应有尽有。
  为更好地宣传古村落,展现当地村民的秋收景象,桂峰村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让久居城市的游客感受一下乡土气息,从去年开始举办晒秋节之游客戏秋狂欢活动,今年国庆节开始举办的是第二届晒秋活动。
  整个村落饱经沧桑的明清民居与晒架上圆圆晒匾里五彩缤纷的丰收果实拼成的图案相映成趣,打造出一幅"晒秋人家"风情画卷。
  "晒秋节"上,农民们脑洞大开,以黄玉米和红辣椒为主的蔬果在这里变成了有"内涵"的艺术品。
看,"中国地图"蒸蒸日上,寓意厉害了我的国。
  "庆丰鼓"寄意五谷丰登、人财两旺。
  "田间的耕耘者"寄意勤恳致富。
  "金色丰收"寄意财源广进……
  我们漫步历史文化名村,沉醉于深秋的田园风光;拍摄晒秋民俗活动,体验丰收的满足和喜悦。
  桂峰村满目皆古,古道、古街、古树、古书斋、古碑刻、古画、古族谱等,最出色的则是古建筑。据统计,清代以前的古建筑就有39座。
  桂峰古建筑群始建于南宋淳祐七年,由木质结构房、庭院、土围墙、石门组成。数量最多的则是清初古建筑,有石狮厝、楼坪厅、后门山厝、后门岭厝、长门厝等,厝厝均有文化,满街皆是历史。
  后门山大厝始建于明末清初年间。据传,当年耗资1.3万两白银,历经10多年修建而成。
  这幢独立建筑气势宏伟,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模仿官家府第结构而筑,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主体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中堂、下堂、厢房,右侧为附厝,左侧为附厝、书斋、书楼、洗砚池。四面用土石围墙圈筑,地面为三合土捣筑,历经数百年仍坚固异常。
  石阶通往围墙,围墙内又有阶梯,如城堡般,防御工事严密;正堂的屋檐与瓦栓,叠加三层,是否隔热又防晒呢?很难想像,耗用多少木料?天井四角的莲花,雕琢"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想,厝主,是希望他的子孙有莲之高洁。后门山大厝是村里地势最高的建筑,有小"布达拉宫"美誉,大厝之下现在修建了观景台,能看到小村的全景。
  长房厝始建于清朝初期,主房为二进穿斗式木结构六扇五间,加左右横厝,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气势恢宏,为长房世柳公建造而得名。镇宅之宝是铸铁护坡。相传主人砌石坡时,用杉铁灌注石槽,使石块连环加固,互相牵带,浑成一体,历经五百余年,依旧魏然壁立,任凭雨打水湿,经几度山洪,泥石流的洗劫,都未动之分毫。笔立千韧,雄姿逼人。
  后门岭民居,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为二进制单檐穿斗式木构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后堂、厢房、二堂、门亭。左右为横厝,右侧建有华表山门。占地面积1026平方米,建筑面积893.5平方米。传说厝主在建房时,听说萧公菩萨不进有两层的房屋,但台基已就,不便更改,放弃了建两层房的主张,所以该房二堂作为主厅堂。
  楼坪厅大厝占地面积594.6平方米,建筑面积520平方米,二进制穿斗式木构建筑。因地势陡峭,于右侧搭一楼板为厅,故曰"楼坪厅"。该厝是台胞蔡龙豪先生儿时居住地。在挡溅墙上作画是该厝一大特色。
  石狮厝系蔡氏天房25世加朝公于清嘉庆年间所建。面阔五间,进深3间,占地面积590平方米,建筑面积486平方米,为二进穿斗式歇山顶木构建筑,因厝藏一精美石狮而得名。房屋四周依地势筑有围墙,即能防寒保暖又策安全。石雕是该厝一显著特色,雕刻内容丰富。
  后门田大厝,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为三进重檐歇山顶木构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周筑有围墙,始建于清咸丰年间。据记载厝主在建筑后期出意外变故,地面部分来不及装修,迫使工程中断,以至于留下一些缺憾。
  清代茶楼在古民居中尤为耀眼,黛瓦白墙,飞檐翘角,院墙雕花,美轮美奂。
  书斋是桂峰明末清初建筑的一大特色,几乎每座古建筑都有,并在书斋周围配有洗砚池、小花园等,可见当时蔡氏家族对文化的重视。现存明清时期的书斋有"玉泉斋"、"泮月斋"和"后门山书斋"等。墙上张贴的许多科举捷报,至今仍依稀可见。
  耕读传家,农忙耕种,农闲读书;大人耕田地,小孩读诗书;相沿成习,与朱熹的祖籍地婺源一样,"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正如朱熹所言:"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所以这里出了许多文人与举士。
  三十几座不同年代不同建筑风格的古建筑中,一排排、一座座紧密相连、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构建独特、各具风韵。但有一条则是相同的,那就是突出亦儒亦官亦商的文化品位,对后世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十分巨大。
  建筑是历史的镜子,即使是人去楼空,也往往会把历史的影子常留在人间。
  这些古建筑悬挂着"国之屏翰"、"父子举人"、"兄弟举人"、"五代同堂"、"文魁"、"武魁"等名匾。
  古屋镌刻有鸳鸯戏水、梅花鹿、竹、鹤寿延龄等有关人物、山水、花鸟的精美图案,工艺高超,各种图案,栩栩如生。
  整个村庄的建筑,依然保留着明末清初的风格,依山就势,分布于村中的三面山坡,安放在绿波万顷的丹桂岭,如梯田,层层叠叠、如理窟,高低错落;上下房屋既不影响采光,又有层次之美;左右毗邻有防火墙相隔,既相互衬托又能避免火灾。
  桂峰村错落有致的明清民居几经风雨,繁华依旧,古风犹存。游客漫步其间,身心倍感舒畅,一路古意浓浓,宛若穿越时空,梦回明清。这里的青山蓝天、小桥流水、青砖黛瓦,加上"嗮秋",步步皆美景,犹如现代的世外桃源。
  村中有一小溪穿村而过,依山傍水构筑酒肆、旅馆、商店,蜿蜒布局在小溪两旁,雕梁飞檐,古色古香。
  小溪上的石桥极富特色,这座是游客喜欢的功名桥,它与人生桥相对应,寓意走过人生,博取功名,因下方尖石似乌龟头形状,站于上方寓有"独占鳌头"之意。游人到此,无不上桥走走。
  村里最具有诗情画意的是位于村中心"印桥皓月"景区(桂峰八景之一),是桂峰村最繁华的区域。
  所谓印桥,即"石印桥",始建于明万历 32 年(1604),因桥下有一方巨石如印而得名。四周酒肆、商店、作坊林立,酒香、肉香、花香沁脾。置身其间,仿佛看到桂峰过去那种繁华的景象。
  石砌古道与小桥流水相映成趣;酒肆茶楼和旅馆商店鳞次栉比。再辅以石碑镌刻,明清时代的繁华街区跃然眼前。四季桂花芳香四溢,阵阵沁入心脾,人们一踏入景区,就感觉到一股浓郁的文化氛围扑面而至,使人禁不住生出欲探桂峰深幽之念。
  石桥周边种有四株金桂、两株紫荆,桂花树头的石墩砌成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方形状,称为日、月、书、印,象征着美景如日月一样永恒,寓意财富、权力源自于知识。
  想象秋高气爽之夜,朗朗月光、浓浓花香,淙淙流水,啾啾蝉鸣,漫步其间,俨然足临一幅仙乡画境。
  桂峰村最中心地带是下坪古街简称"下坪街"。游客一进入村口,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一排紧密相连、小巧玲珑的古建筑。
  下坪街左接石印桥,面前有一块开阔地。所谓"街"者,便是当地村民平时聚会之处。建筑年代大多为清中后期之物。建筑风格较之于其它房屋略显得矮些。
  下坪街最有特色的是,各座屋面用封火墙隔离,一旦发生火灾,能起到堵塞火路作用。
  石建街区曲巷通幽,桂峰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有路皆铺石板条,形成了各条曲径通幽的小巷。
  因为桂峰地势崎岖,各座建筑之间的距离相对窄小,故而要用大量的石材构筑护坡,诸如后门山厝的护坡多达14层、高达30余米,这样就形成了各条曲径通幽的小巷。
  为便于行走,又在各小巷的路面铺上石板条,形成独特的街区路面。因每座房屋构建工程浩大,新建扩建相当困难,为保留街区的传统风貌,奠定了基础。
  这是通往福州的古官道,也是石头铺就的路面。
  桂峰村为蔡氏独姓,蔡氏祖庙、宗祠就位于村部中央的最繁华地带。
  蔡氏自蔡长始至今已在桂峰繁衍34代,蔡氏子孙在这里经过几个世纪的辛勤耕耘、创造文明,使桂峰成为方圆几百里之内的名门望族。
  蔡氏宗祠全景,蔡氏宗祠占地面积948平方米,建筑面积616平方米,公元1169年蔡茂相中进士后于第三年主持兴建,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据《桂峰蔡氏家谱》记载:桂峰蔡氏的来源,是北宋名臣蔡襄之后,其第九世孙蔡长为桂峰始祖。谱载:蔡颙三公子蔡諲于宋钦宗时,因避族相蔡京、蔡卞之祸,自莆田(今仙游)迁往尤溪县,住十七都(今洋中镇台峰村)樟溪白叶黄坑口,生子三人,分天、地、人三房,桂峰蔡氏为人房之后。蔡长于南宋淳祐七年(1247)由三石井头湾(今坪坑村三石自然村)迁往桂峰肇基以来,迄今已有750多年了。明嘉靖三十九年至清乾隆三十年(15601760),这一阶段为桂峰发展的鼎盛时期。
  全祠用80根巨大杉木柱子构建,宽枋大梁,不用一钉一铁,全部用卯榫镶嵌而成,极富特色。
  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中堂、门楼华表。地面用石板和石灰三合土铺就,异常坚固。
  宗祠大堂上还有一个高约1米的"孝"字,出自朱熹之笔,在"孝"字右上方是人像,左上方是猴像,右侧是一个人作揖之态,而左侧是一只猴子在拳打脚踢的动作,寓意"孝者成人,不孝成猴"的伦理。
  宗祠整体建筑,气势,宏伟非凡;大厅,高大宽敞;梁柱,高大粗壮;飞檐,雕梁画栋。厅堂门楣高悬着"父子举人""进士"、"举人"、"文魁"、"武魁"等匾额,那些赋予重量级的匾额,与气势宏伟的宗祠,相得益彰。
  蔡氏子孙奉行'耕读传家,经史名世'的祖训,读书人中有多人先后考中了秀才、贡生、举人,使桂峰成为方圆几百里之内的名门望族。据记载,明清两代中进士3名,中举人12名,中秀才412名。这些历史文化名人,为当地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也传下了崇文尚学的精神财富。
  解放以后,桂峰村考取中专以上的就达数百人之多。其中大学生107人,硕士7人,教授、工程师多人,其中就有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长的蔡奇先生,真是''桂峰无今古,学海有后人"!
  参观蔡氏宗祠,感慨蔡氏家族几十代人对耕读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蔡氏祖庙位于桂峰村中心,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建筑面积731平方米,为二进制单檐歇山顶木构建筑,是蔡氏在桂峰最早的肇基之地。祖庙背倚青山,面朝绿水,龙脉雄伟,案堂俊秀,堪舆先生称之为"飞凤衔书"。原祖庙始建于宋末元初时期,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六月廿二夜,毁于回禄。
  次年原址重建,现存建筑基本完整。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天井、下堂。正堂为三层建筑,叠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粗梁大柱,翘角飞檐,雕梁画栋,古朴典雅。顺堂前十一级垂带踏跺而下,是三个前埕,埕前立有照壁。
  祖庙面阔五间,明间高大宽敞,厅头设有神龛,上置"六世祖考英公蔡府君、妣赵氏孺人神位",三楼置历代祖宗之灵位,供后裔春秋祭祀。堂上高悬"九峰毓秀"、"进士"、"举人"、"文魁"、"武魁"、"五代同堂"等匾额。三楼大厅两侧分置两扇圆窗,寓丹凤之双眼。
  沿十一级垂带踏跺而下,便是天井。地面全部用青石铺砌而成,两旁设花架、置盆景。左右为厢房,边廊各置九级如意踏跺。下堂建筑简单大方,屋面正脊彩绘各种花卉图案,色彩艳丽,栩栩如生。门厅两侧分置两个圆形花窗,次间各置两扇大门。
  整座建筑四周环有石砌走廊,屋后有五层花台,花台左右各有一口小水井,清泉汩汩,誉为风水的"龙眼"。桂峰的布局似凤凰展翅,衔书的位置在全村的中心——蔡氏祖庙,"飞凤来仪天香丹桂,衔书赐福世泽名峰",表达了桂峰"耕读传家,经史名世"的祖训。祖庙在蔡氏子孙的心目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桂峰除了古建筑闻名遐迩,自然景观尤其优美多姿,位于村内或天然生成,清新脱俗;或人工雕造,婀娜多姿。漫步于加载典籍的桂峰八大景,宛如涉足在一片梦中仙境,一幅幅秀美壮丽的山光水色随即映入眼帘。"酒座清风"地坦而旷,石立周正,旁有小石,环列类座,行人至此,每拍手称快。
  桂峰八景"石笋擎天"处,山高有三石,相连参天,森立影离离;、"金鸡耀日"位于村右,山有石盘,盘内一石状似公鸡,翅足具备,日出时羽仪尤璨。
  桂峰八景"玉泉涌蜜"的泉水自石罅隙中涌出,清纯沁齿,味甘如蜜;"丹桂飘香"处,环岭皆桂,四时花开,香气袭人。
   还有"双际龙吟"、"三峡虎啸",这八景吸引着古往今来多少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数百篇诗词歌赋载之于蔡氏族谱。
  桂峰村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而且还有优美的人文景观,村内有名传四方的桂峰八景,宗族寻根区、乡野民俗区、古建展示区、古村休闲区、村口商业区等特色区域构建了桂峰历史文化名村的独特韵味。漫步村中,宛如涉足于一片梦中仙境。许多专家学者来桂峰参观后惊叹:"厝厝均有文化,满街都是历史"。
#秋色撩人
2017-10-312017-10-31
11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