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枣庄
铁道游击队影视城
一路向南22:薛城铁道游击队影视城,有许多儿时的记忆
2018年01月18日
参观完薛城铁道游击队纪念园中的临山阁,下山在半山腰处去铁道游击队影视城,离关闭还有一个小时,进去粗略看一看,可以回忆起以往铁道游击队的故事。

【铁道游击队影视城】
为中国最大的具有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影视城,按真实大小修建了民国时期的商行、照相馆、武馆、炮楼等,有英雄之城的美誉,并融合了浓烈的鲁南民俗文化风情。曾经在此完成了四十集电视剧《铁道游击队》的拍摄。

在游客服务中心购票,由影视城南门进入景区。
◆ 南城门,是古镇枣庄"南小圩子"门,位于古镇枣庄的南端。圩外有东西向古道,东至临沂,西可达津浦铁路必经车站——临城(今薛城)。
进南门,计划按顺时针转一大圈,时间紧张不可能仔细看了。
第一个景点是“日本大兵营”,只在院子里看了看,没有进各个屋。
◆ 大兵营是日本驻临城的司令部。
出兵营沿景区西路向北行,两旁青砖青瓦的仿民国建筑。
路过院墙上的香烟广告,其中“空壳掉烟”不知道啥意思?
继续向北有“中陈郝古瓷展览馆”。
◆ 中陈郝,是薛城区的一个古来村庄,更是北方瓷窑烧制业发祥地。1300年前的北朝时代,这里就开始了烧窑制瓷,中陈郝村形成了瓷器的交易市场。历经隋唐、宋元,更加昌盛,烧窑遍布四周,有七十二缸瓦窑之称。
走到西北拐角处,是一“镶牙摊”,兼卖狗皮膏药,想一想都有点牙痛。
拐过后,一条东西向石板路,两旁的店铺多了起来,可以说是整个景区的主街。远远地就可见了“正泰国际商行”的招牌。
◆ 正泰国际洋行以经商作为掩护,实搞间谍活动,是设在枣庄的日军特务机关。
街边摆放着害人的“大烟枪”。
◆ 曾经英法以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也物质上麻痹毒害了国人,一个禁烟的林则徐无力回天,八国联军终肆无忌惮地践踏着苟延残喘的大清帝国,由此中国沦丧落后。 如今国盛家合,但总有不安,不安于新的列强灌输的种种新的精神鸦片,正潜移默化侵袭着国人,也许我非杞人,亦当忧天!一个民族只有从精神上强大了,那才是真正的强大!
“大烟枪”旁摆着貌似外国烟。
墙上粘贴着刘占山的通缉令。
◆ 疑是刘金山,铁道游击队第二任大队长,是影视剧作品中刘洪的原型之一,另一原型是洪振海,铁道游击队的第一任队长。
街道北侧有“铁道游击队史料馆”,一定要进去看看。
馆内铁道游击队夺火车的雕刻,很醒目、有气势。
展厅内容有铁道游击队详尽的战斗历程和护送领导人穿越津浦线的经过。
尤其是小坡的土琵琶展品,立刻让人想起耳熟能详的铁道游击队之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微山湖上静悄悄,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爬上飞快的火车, 像骑上奔驰的骏马, 车站和铁道线上, 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 ……
出史料馆对面是“源新祥”的经纶缎店。
再向东是“铁匠铺”。景区内布置了很多彩灯,是为迎接2018春节。
铁匠铺往前有“陈记票号”,硕大的算盘挂于门上,这就是那个年代的银行喽!
铁匠铺以北是“临城知事公署”,没有进去看。不过看门上的国民党徽,这里应该是国统时的政府机构。
◆ 门前的“郭半仙”卦摊多少有些与之不伦不类,是否意味着飘摇的国民党政府最终走向失败,也是命中注定。
再向东,街道北侧是“和顺居饭庄”,在这里可以品大碗茶听相声,全天定时有相声演出,不过寒冷季节已取消了表演。
过和顺居饭庄是“大车店”,是过去赶脚人入住的地方。院内可停放马车,住处多是大通铺,条件一般,适合普通人,有钱人当然不住这里,而是住客栈。
在景区的东北角有一“方炮楼”。
◆ 方炮楼临近临城火车站,是日军守卫车站的重要据点。
由方炮楼沿景区东路南行就是大名鼎鼎的“义和炭场”和“义和饭堂”。
◆ 刘洪、王强奉命回枣庄,在火车站西边的小陈庄建立了情报站——义和炭场,刘洪任情报站站长。
炭场内买卖煤炭的场景,塑像很逼真。
炭场屋内墙上挂着炭场六项守则,突出了公平原则。
屋内陈设极简,破旧中依然不掩飞虎队在敌后方作战的光辉。

出义和炭场再向南是“鲁南民俗博物馆”,这也是景区内又一重要的文化元素。 进馆,迎面奉奚仲坐姿神像。奚公仲左手扶车轮,右手捧圆宝,前立雕龙牌位,后悬百车书法匾。一切彰显这里是车祖和古车的展厅。
展示的车虽然没有年代太久远的,但足以了解许多。其中有: 清代太平车
◆ 太平车,古时四轮战车,比较笨重,行动缓慢。后演变为平原地区的拉货车。
清代小红车
◆ 民间经典运输车辆,便于操作,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和运输。
七十年代胶轮车
◆ 建国初期的农业生产运输车,以方便快捷著称,文革期间广泛用于山河改造。
展柜中有许多朝代的马,从战国时期到明清,一路鉴证着车马发展史。
出车祖展厅,后面有婚俗馆和地方绣鞋展馆,其中关注的有“文革婚俗馆”。
馆内完全模仿文革时代居家场景,毛主席画像上墙、照片奖状上墙,八仙桌、暖水瓶,几乎家家的标准摆设。
主席雕像、红宝书(毛泽东选集)、革命样板戏剧照更是日常必需品。
◆ 那时候,革命样板戏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杜鹃山》、《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等,每部戏都看了无数遍,文艺匮乏甚于物质,不过并未影响童年的健康成长。
收音机是家电中的奢侈品。
◆ 细数一下,当时的家电有:经常停电的电灯,必不可少的手电筒,以及珍贵的收音机。收音机是晶体管的,经常出毛病,有时候把晶体管拔下插上的鼓捣,再不就使劲拍拍机壳,反正吱吱啦啦声中也晓知了许多。
主席像章珍藏品,相信每个家庭都有很多。铜质的、铁质的、泡沫质地的,应有尽有,也是儿童时代炫耀的必须项目之一。
各种票、票、票。
◆ 粮票、布票、棉花票、肉票、糖票、酒票、茶叶票……,似乎除了吃水没有花票,剩下一切皆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不得已呀!如今不再需要这些票了,甚至年轻人不可能体会其中,仅仅作为笑谈,然却是父辈祖辈亲身经历,珍惜眼前,以节俭为荣吧!
结婚证
◆ 小时候在扑鼻樟脑球味道的装衣物木箱底,曾经看到过父母亲的结婚证,花花绿绿的,就是这个样子。那时候的结婚证虽然只是一纸,却牵系无数家庭一生,而今漂亮的即便烫金结婚证,却难能挽留一颗颗躁动的心。
出文革婚俗馆,紧邻还有“改革开放婚俗馆”。
改革开放了,墙上依旧挂着领袖像。
◆ 不同的是,一些电影明星挂历成了家家户户的时髦品。家具也漂亮了,还有唱片机。那时结婚置办家具,要以所有家具上共有多少只腿来衡量的。
家庭布置多了几分文化气息。
自行车属于家庭必备。
◆ 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尤其中小城市缺少公共汽车的地方。自行车有“永久”、“凤凰”、“红旗”、“飞鸽”等牌子,凭票购买哟!那时候没少偷偷骑大人们的自行车,尤其是四叔的自行车,成了我练手车!🙏
刻花的大镜子。
◆ 即使四十多年过去了,依然清晰记得家中曾经的大镜子。一棵梅树图案,有毛泽东《卜算子·咏梅》词: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缝纫机,也是家中多备。
◆ 那时候穿衣戴帽很少买成品,多是自家缝制,主因是没钱。
婚俗馆外的毛泽东塑像。
◆ 大手挥就了那个如火如荼的年代,无论你是谁,都不得不正视并深深记录在生命里。一切已然历史,只有历史会了然一切,不管那是不是真相!
离开鲁南民俗博物馆奔南城门,之间经过“圆炮楼”。
◆ 1942年8月,刘少奇处理完皖南事变回延安经过此地,由铁道游击队护送。圆炮楼是红色通道必经之地,先后护送了陈毅、肖华、陈光、叶飞和董必武等党的重要干部。陈毅过津浦线时曾登楼给伪军训话,此景点就是为纪念“红色通道”而建。
出南城门……
2022-09-122018-04-12
336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